日常居家餐食

元气早餐

早餐

牛奶+燕麦;酸奶+水果;酒糟+鸡蛋+水果;烤面包+黄油;葱油煎饼抹上甜面酱或老干妈;碱性饼干+生火腿片……

或者直接去咖啡厅要一杯咖啡和一个巧克力面包。


味蕾灵魂心旅

饮食之事,随心而行。一日三餐,皆是心情的写照。姥姥常说,我从不会亏待自己。是啊,餐桌上的每一口,都是我对生活的热爱。

姥姥,一位湘女,承载着曾氏家族的文化底蕴。她不仅将英文和学业的种子种在我的心中,更用满腔的爱滋养着我。记忆中,姥姥的厨房总是弥漫着诱人的湘菜香,红烧肉的软糯、粉蒸肉的香糯、水晶丸子的Q弹,无一不承载着我对那无忧无虑童年的美好回忆。

记得小时候,每到周末和寒暑假,我都会迫不及待地跑去姥姥家。一进门,就能闻到厨房里飘来的香气。姥姥总是笑眯眯地给我夹菜,告诉我这些菜的做法。哪怕已至耄耋之年,这位可爱的老太太依旧会在每次我回家的时候对我说一句:姥姥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这些味道,成为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如今,我回去看她的时候,总会回一句:这回,我给您做红烧肉吃!

如果姥爷是家里的支柱,那么姥姥一定是家中的灵魂。她的湘菜,是我对家的定义。每当吃到这些菜,我都能感受到姥姥的温暖和大家族的力量。


饮食阅历

昔日大学时光,餐桌总是丰盛。一道菜、一道肉、一碗汤,再佐以红酒和甜品,那时的生活,简单而美好。如今,物欲渐淡,更注重节俭,一日三餐,回归本真。并非囊中羞涩,只是心境悄然转变。


独与美食共舞

氤氲的雾气中,坐在小火锅旁,热腾腾的汤底咕嘟咕嘟地响着,暖意融融地包围着自己,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小小的锅里,食材翻滚着,发出欢快的声响。不用叽叽喳喳中争哪一味先入锅,它允许你自在而安静地品尝着每一口,享受着与美食独处的美好时光。

锅里飘出的熟悉香气,总能唤起往日那些和朋友、和家人围坐在火锅旁的温馨记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饮食历练之往事

久违的菲力牛排,那焦香的边缘,以及剧烈氧化反应下的黑棕纹理外延面,内心豆蔻色的肉质带着些许自然的血色,含入嘴中,口齿间感受的嚼劲,总能精准刺激味蕾作用于唤起昔日记忆。

此刻,不再以红酒相伴,便以荔枝、樱桃气泡水,开启简单美好的晚餐。

(不喜欢吃全熟的牛排的我,也不再吃生牛肉了)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虽然人体细胞每隔四年便会完成一次更迭,但六年来,我对西餐的习惯和偏爱却始终如一。尽管中餐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味,却始终无法代替西餐的味蕾世界。

饮食文化不分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不是因为本身文化的强势,而是这片土地人民对文化的包容度。

海纳百川、历久弥新。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外来文明,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养分的历史。

最强大的招数怕不过就是可以吸纳所有外来攻击力,并转化成自己爆发力的绝招了吧。


配角也可主角

茶?与咖啡☕️,同为世界饮品,相辅相成。

英国将茶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更应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