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前奏

iPad mini以其大屏、性能和便携性,有望弥补手机的不足,成为更全面的移动设备。随着移动办公、在线学习等需求的增长,人们对移动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ad mini有望更好的满足这些需求。所以,“iPad mini最终会代替iPhone”的意思,是手机因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而被淘汰,只是这过程中,iPad mini会被继续保留。而iPad+Watch+AirPods是否是最优组合方案,还是未知数。

最近我重新启用我的@me.com账号了,因为现金流断了,在Discord的Apple社区里打算出手一个me账号,但被大家坚定劝阻了,还没问价格就叫我千万别卖。

最早注册的一个网名账号、一个正式场合用的账号,前者还保留在法国区,后者在我回中国后就一起转来大陆区了。me账号在Apple的特权,无非就是给高层发邮件的时候会被优先查看而已,致于网络谣传的一个账号一亿美金的奖励,我还想象不到那么遥远。身价15亿人民币又还不是穷的开车加油都要跟爸妈要钱。

这两天看着每枚btc价格突破10万的新闻,突发奇想,看看MacBook Air这台M2芯片的笔记本是否可以挖币,然后一顿折腾才发现Apple Silicon不支持Intel、也跟Nivida不再合作以来,常见的mining开源不好用了呢。下载了TensorFlow,官方也仅支持到2020年。还有一台2010年的MacBook Pro选配,不知道能跑出什么性能分呢…… 那些闲置,以及这么好的芯片性能,不充分利用总觉得很亏,希望能找到更多信息吧!

我还是更喜欢口袋里确实装着现金的感觉。

变穷了

前几天,欧元账户没钱了,定期扣款失败,于是赶紧把大陆账户仅剩的两万块换成了欧元转出去,扣掉每月保险缴纳、扣掉转账的电汇费,实际转出去的总金额少了近五千块,包含被收的、没转出成功的款项被退回的二次中转行费用… 叫苦连天的我一狠心,走了个小道。果不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毛剃没了还得羊来张。

果然,贫穷导致大家没办法兼顾“节衣缩食”和“绝对良民”。毕竟钱也是别人拿走了,于是内心上少了些许内疚。门槛和人脉最稳的“富人”渠道早就有,我却没把自己照顾到。

作为家里的独生女,没有过度富足生活的父母也依旧可以给我留下一定支撑日常生活的遗产或积蓄,但这些我现在拿不了,生活还是需要激励自己努力赚钱。

蜕变

“消费回归自然”

从巴黎度假回来,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断舍离”。第一次彻彻底底丢掉了喜欢乱花钱的习惯,第一次感受到“理性消费”和“习惯性消费”跟“消费陷阱”以及“消费观念”没什么关系,“乱花钱”真真就是单纯的“坏毛病”。在巴黎这一个多月,没有淘宝、阿里巴巴,没有固定有效的家庭地址用于接收包裹,楼下单元门口就是一直营业到凌晨的麦当劳,出门左拐几步是超市,右拐几步是面包店和中餐馆,对面有眼镜店、服装店甚至还有咖啡馆,街口布满各种银行,隔一条街还有市政广场的大集市。那会儿,我完全不知道网店的意义是否还存在,根本没有因为缺少了快递服务而有任何患得患失。街上的人群还是一如既往可爱,那么每天不出门买个什么东西,这一整天还有什么意义?只不过,实体店购物和网店购物不同在于我,我上街,只会去买自己清单上的那些项目,比如在超市买点蔬菜,然后在面包店拐一根法棒,边往家走,边啃法棒,哦,你们真的不知道那刚出炉的面包到底有多好吃!一个月期间,我都还没来得及去吃遍那条街呢!

回中国后,我已经不去刷淘宝了,也对其他网购平台彻底失去兴致。只有确实想要买点什么,而出门购物又不太方便的时候,把app下载下来,搜索、购买、等快递。

中国这些年电商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国家为了避免阿里巴巴的垄断行为,(也是在努力扶持实体零售的博弈失败之后,艰难维持高负债的高品质零售商京东的同时)允许拼多多等新零售电商的崛起。不能否认电商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廉价产品,但过度低质高量的市场,其准入门槛低,供应商激增且对自主研发的关注度降低,市场为消耗过度产能,加强营销力度并通过各式新型消费方式诱导刺激消费,最终,消费者反而容易过度消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法国,更注重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以及企业自己的电商网站,而非集中性的大型平台。跟上时代的脚步,也规避历史的遗憾,相信法国能够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法国制造”电商平台。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我都喜欢讲讲星巴克咖啡,这个为老百姓提供最罕见舒适就餐环境的咖啡馆,它咖啡不健康也没太好喝,但依旧可以依靠会员卡、杯子、包以及其他高溢价的商品获得稳定增长。我们为什么会去买一件商品?消费的动力是什么?如何维护健康的消费环境,跟维护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一样重要。

“舍不得”

在下定断舍离决心之前,我每天都想给家人朋友打电话唠唠叨叨自己整理东西的痛苦,其实就是不舍得。当时,我有两台iPad mini 6,那台非蜂窝版一直是家里餐桌上看视频的主力机,我实在不知道一台如此轻便好用还很保值的电子设备为什么不可以留下来,然后我说服自己:换点钱、回血,多好呢!这也是一种“断舍离”呀!

于是,我就把设备放在“海鲜市场”卖,说好了自用二手只保证原装无拆修,并且不退不换,但还是被买家以无理说辞要求平台支持、被强制退回来了。这是卖闲置以来,第一次遭遇这种不守信。这也是个好事,我把它直接专卖给官方回收店了。

在卖iMac Pro期间,我才是更煎熬,每一个回收流程都清晰可见,我都经历了思想斗争后的决定,再反悔的内心挣扎,最后,钱都打来了,我硬是给客服电话唠叨了近一个小时,为了问清楚我的电脑到底还好不好。

后来才知道,真正的“断舍离”,是“丢弃”,而不是“赠予和转让”,只有当你经历过金钱和物品的绝对损失,你才会痛彻于被市场宰割的领悟。

“断舍离”

断舍离,是一场经历痛与割舍的艰难过程。

要不是一个人搬不动那些东西,要不是经过了几次大搬家被搬家工人坐地起价、被丢半路还得自己搬,要不是因为挂二手平台出闲置遭遇违约,要不是每次搬家都要我半条命的收拾东西,要不是因为现有的物品需要更多的物品支持、越买越多越多越得买…… 忍受不了那些“战利品”不断侵蚀你的时间、你的精力、你的金钱,等等,任何一个打算做“断舍离”的人都下不了那个恨心吧。我把我收藏的几百本书和杂志撕了,把我收藏的盲盒系列丢了,把我最爱的那台石头般沉重的iMac Pro让Apple回收了,把家里几乎所有调味料、食材和大小家电丢了,把除了珍贵材质的衣服留下、其他丢了一个半的衣柜,把十几个星巴克杯子砸烂丢了,把各种零食、茶叶、兴趣爱好都砸烂丢了,把花、鱼能丢也都丢了,用了好多年的被褥和羽绒枕剪烂丢了,留下一两根必要的充电线,丢了两大盒电子配件……

我没有对自己多“恨”,如果有人理解不了,也许是你对自己太纵容。

现在,不仅不会每天无聊刷网购、想“钱要如何花”,而且每当我都决定要买了、要点“支付”的时候就会问自己:这东西买回来最终会被我丢掉吗?于是我果断把页面关掉了——这件物品,我真的会因为不喜欢而丢掉的。于是,到今天,我买的只有些许日常生活必须品、而且是短期消耗品,不要说“囤货”了,只要短期内消耗不完,我就不买或者不多买了。这带来个最大的好处:我不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做“货比三家”,因为本身就买不多,差不多的就可以了。

“真谛”

没有体会过真爱的人永远不懂得爱情的真谛,没有真正经历过“断舍离”的人永远不知道跳出消费陷阱的日子有多清爽!

拎着一个登机箱,箱子上挂着Sandro的西服套装,一个YSL手提包和装电子设备的双肩包,提前告知业主退房,回家过年了。就这样,从一大卡车的实木家具到一身轻,没有什么比物质蜕变更简单的转变了。

希望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回京时候的我依旧如此清爽!

上图:快递来取电脑。
上图:我的一些Mac电脑。

一些疯狂的想法?

(这是个简单的节点记录,记录有关近20年和猫这种生物打交道的阶段性总结。)

刚入秋时,也是从巴黎回京的时候,南池子社区持续几天开始虐杀猫。某几个连续的夜晚,总会有猫被虐至死的惨叫声响彻街道。这两个月是近五年来北京最安逸的一段时间。

这是我决定把这些内容公开的动力:

猫的大脑对“脑波传递(作为第一沟通语言)”这单一项的能力优势相当强,alpha波(猫脑波)和大部分人清醒放松(冥想、思维放空、非精神集中)时的脑波频率一样。人脑、脑机智能可以通过实验猫脑实现无线(非接触)接口,并提高解码精准率。

猫科动物的大脑在神经振荡,尤其是alpha波段的产生和调制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研究表明,猫的alpha波与人类在清醒放松状态(如冥想、轻度昏睡)下产生的alpha波在频率和振幅上具有高度相似性。

通过对实验猫进行深入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基于猫脑的高精度脑-机接口。该接口有望实现对宠物猫的语言和行为解读,实现机和猫之间的无线、非接触式信息传递,并以此开展对其他物种的深度研究。

Cat Brain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

1、精确采集猫脑alpha波信号: 利用高密度脑电图(EEG)或皮层电图(ECoG)等技术,对猫脑的alpha波进行实时、高分辨率的采集。

2、建立猫脑alpha波与行为的映射关系: 通过行为学实验,建立猫脑alpha波与特定行为(如注意力、情绪等)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为解码猫脑信息提供依据。

3、开发高效的脑信号解码算法: 结合机器学习和信号处理技术,开发能够准确解码猫脑alpha波信号的算法,实现对猫脑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解读。

4、构建猫脑-机交互系统: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构建一个能够实现计算机和猫脑之间信息交换的脑-机接口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探索动物意识、情感等基础神经科学问题,并为未来的人类和其他物种共生环境奠定基础。

技术亮点与潜在应用:

– 跨物种脑-脑交互: 猫脑与人脑在神经振荡上的相似性为跨物种脑-脑交互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并开拓了以人脑思维模式研究为基础的生物思维研究方向,为实现人类与动物之间、更深层次的非技术依赖下的共生提供了机会。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基于脑电信号的接口具有非侵入性、安全性高等优点,适用于长期、连续的脑-机交互研究。

– 提高脑机接口解码精度: 通过对猫脑的深入研究,可以开发出更精确、鲁棒的脑信号解码算法,从而提高脑机接口的性能。

– 神经科学研究: 该研究有望为神经科学领域,尤其是动物意识、情感、认知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

– 物种共生: 长远来看,该技术有望刺激人类通过人脑对其他物种脑思维的互动和解读,避免人机敏感领域的社会冲突,以及对人类生物体细胞和组织的破坏。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猫脑alpha波的个体差异和稳定性: 不同个体猫的alpha波特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alpha波的稳定性如何?

– 猫脑alpha波与行为的复杂关系: 猫脑alpha波与各种复杂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何建立?

– 无线传输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无线传输技术如何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伦理问题: 跨物种脑-脑交互可能涉及到一系列伦理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伦理讨论。

通过对猫脑alpha波的研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高性能的脑-机接口,实现人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这项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未来可能带来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收集到的信息还比较有限,期待能从大家那里获得更多宝贵的见解。我非常关注计算机行业的创新发展,尤其对“脑机智能”这一领域情有独钟,但它只是计算机科技浩瀚海洋中的一朵浪花。

虽然我对“脑机智能”颇感兴趣,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还有许多更广阔的领域值得探索。希望大家能分享更多关于计算机行业创新科技的见闻,共同探讨这个充满活力的领域。

生态缸

清晨醒来、用餐闲暇、品茗小憩,都能静心观赏鱼儿悠游。

从清晨到午后,在这动、静的小寸空间,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

养鱼,是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每天的喂食、观赏,都让人心旷神怡。它们的灵动可爱和小小世界,总能让我忘却烦恼,哪怕是一时,在此期间,都是如此宝贵。

开缸,我是个新手!

买来水草种子和水草泥,三天就发芽了。

放了点浮萍,加了抽水泵和过滤装置,潺潺的水流听起来真让人舒心,闭上眼就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音乐一般。

观赏型小鱼养了点灯和金鱼,缸还是太小,4cm的鱼已经不够活动空间。

想做个键盘

一直很想找个键盘给我的iPad mini。

找了很久最后打算自己做一个。

买来了AB滴胶,复刻了键帽。

 

想做一款支持无限/有线连接和为iPad等设备供电的键盘,40配列的大小合适,再把材质的重量控制在最低,可以轻松携带出门,等于一个键盘式充电宝。

在外用iPad码字人士的福音呀!


我不是学硬件的,集成电路设计需要自己重新学,尝试了一下,好像不难。

以下是部分内容记录:

USB Type-C *

能处理视频信号,只需利用一个端口,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供电受电、视频信号传输。

USB Power Delivery *

  • USB Power Delievry(USB供电/以下简称USB PD)是利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电缆,最大可100W供电受电的USB供电扩展标准。电池的充电标准是“USB BC(Battery Charging)1.2最大7.5W”,而USB PD可最大支持100W供电,可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甚至显示器设备供电充电,并且支持快速充电。
  • USB PD有规定的供电用连接器电缆。
  • USB PD通信是在(Type-C的)CC1/CC2专用线信息传输检测的前提下,与以往的USB2.0数据通信(D+/D-)独立开来。

* 参考:https://www.rohm.com.cn/electronics-basics/usb-pd/usbpd_what1

BQ24166 电池供电管理

该元件的电源路径管理功能能为系统供电的同时独立为电池充电。充电器始终监控电池电流,并在系统负载要求电流超过输入电流限制时减少充电电流。

电池分三个阶段充电:调理、恒流和恒压。

引脚说明:

  • IN:连接输入电源。
    • 「IN」引脚连接外部直流电源DC supply(交流适配器AC adapter或备用电源,如无线充电);
    • 用至少1μF的陶瓷电容接地线PGND。
    • 【此处连MUX电流出口OUT2】
  • USB:连接USB输入电源。
    • 「USB」引脚连接外部直流电源DC supply(交流适配器AC adapter或USB端口);
    • 用至少1μF陶瓷电容旁路「USB」到地线PGND。
    • 【此处连MUX电流出口OUT2】
  • PMIDI :用于高功率输入的反向阻塞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和高边MOSFET的连接点:
    • 用至少4.7μF陶瓷电容旁路到GND;
    • 请谨慎将「PMIDI」连接到外部负载;
    • 「PMIDI」输出不受电流限制;
    • 任何导致「PMIDI」短路的情况都会损坏IC。
  • PMIDU:用于「USB」输入的反向阻塞MOSFET和高边MOSFET的连接点:
    • 用至少4.7μF陶瓷电容旁路到GND;
    • 请谨慎将「PMIDU」连接到外部负载;
    • 「PMIDU」输出不受电流限制;
    • 任何导致「PMIDU」短路的情况都会损坏IC。
  • SW:连接到外部感应器的开关侧。
  • PGND:连接到热垫(仅适用于QFN)和电路的接地面。
  • ILIM:对「IN」输入限流的编程输入端口:
    • 通过增设一个「ILIM」和GND之间的电阻,实现编程输入控制「IN」电流限制;
    • 可编程从1A到2.5A的电流限制;
    • 「ILIM」对「USB」输入没有影响。
  • VDPM:对DPM输入的编程输入端口。
    • 在「IN」和GND之间增加一个电阻分压器,「VDPM」连接到中心的分接头,以编程基于输入电压的动态电源管理(VIN-DPM)阈值。
    • 为维持VIN-DPM的电源电压,输入电流被降低(有关详细说明,请参阅官方说明文件中基于输入电压的动态电源管理部分)。
  • CE上横线:低电平有效的充电使能输入(充电控制信号输入端):
    • 「CE」用于禁用或启用充电过程。
    • 低逻辑级别(0)允许充电,高逻辑级别(1)禁止充电。
    • 当充电关闭时,「SYS」输出保持在调节状态,但「BAT」与「SYS」断开。
    • 当供电不能满足系统负载需求,仍然可以使用补充模式。
    • 当「CE」高时,「BGATE」是高阻抗。
  • IUSB1 、IUSB2、IUSB3:「USB」输入电流限制的编程输入端口:
    • 「USB1」、「USB2」和「USB3」为「USB」输入设定输入电流限制;
    • USB2.0和USB3.0的当前限制可以方便地实现这些标准;
    • 官方说明文档中的表1(Table1)对其输入设置进行了说明;
    • 「USB1」、「USB2」和「USB3」对「IN」输入没有影响。
  • CE1、CE2(上横线):JEITA合规输入:
    • 「CE1」和「CE2」用于改变电池调节和充电电流调节,以符合JEITA的充电标准;
    • 充电电压可降低至140mV或充电电流可降低至程序值的50%(编程细节请参见官方文档说明Table2)。
  • BOOT:高边MOSFET门驱动电源:
    • 从「BOOT」连接一个0.01μF陶瓷电容(额定电压> 10V)到「SW」,为高边MOSFET提供门极驱动。
  • SYS:系统电压检测和充电器FET连接:
    • 将「SYS」连接到输出散装电容处的系统输出;
    • 本地旁路「SYS」至少10μF;
    • 为获得最佳的瞬态响应,建议采用47μF旁路电容。
  • BGATE:外部放电MOSFET栅连接:
    • 「BGATE」驱动一个外部P Channel MOSFET,以提供非常低的电阻放电路径;
    • 将「BGATE」连接到外部MOSFET的门上;
    • 在高阻抗模式和无输入连接时,「BGATE」为低;
    • 「BGATE」是可选的,如果未使用,保持BGATE不连接(unconnected)。
  • PG(上横线):电源良好的开漏输出(Power Good Indicator):
    • 当有效电源连接到「USB」或「IN」时,「PG」被拉低;
    • 有效的电源介于VBAT+VSLP和VOVP之间;
    • 如果没有电源连接或电源超出有效电源范围,则「PG」为高阻抗。
  • DRV:门驱动电源:
    • 「DRV」是内部MOSFET栅极驱动的偏置电源;
    • 使用1μF陶瓷电容旁路接地线;
    • 「DRV」可用于驱动外部负载高达10mA。当输入连接时「DRV」是活跃的,VSUPPLY > VUVLO和VSUPPLY > (VBAT + VSLP)
  • BAT:连电池/组(正极),用至少1μF电容旁路接地线。
  • CHG(上横线):充能状态开漏输出:
    • 当充电周期开始时「CHG」被拉低,并在充电时保持低;
    • 当充电终止和无电源存在时,「CHG」是高阻抗;
    • 「CHG」不表示充电周期。
  • TS:电池组热敏电阻(NTC)监视器:
    • 将「TS」连接到「DRV」和GND的电阻分压器的中心丝锥上(NTC是连接接地线的「TS」);
    • bq24166中的TS功能为热/冷关闭提供了2个阈值,而bq24167为JEITA符合性提供了2个附加阈值;
    • 有关操作和选择电阻值的更多细节,请参阅官方说明文档中NTC监视器部分;
    • 连接「TS」到「DRV」,关闭「TS」功能。
  • ISET:充电电流的编程输入端口:
    • 连接一个从「ISET」到GND的电阻来编程快速充电电流;
    • 可编程从550mA到2.5A的充电电流。
  •  

参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5%B1%AC%E6%B0%A7%E5%8C%96%E7%89%A9%E5%8D%8A%E5%B0%8E%E9%AB%94%E5%A0%B4%E6%95%88%E9%9B%BB%E6%99%B6%E9%AB%94

http://www.ejiguan.cn/2021/changjianwtjd_0322/3169.html

电路符号: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BB%E8%B7%AF%E7%AC%A6%E8%99%9F

日常餐饮

临近中午赶去菜场买了个鸡腿,回来做好饭已经下午一点多。前些天买了馄饨皮,包了两大兜馄饨冻在冰箱,因为犯懒,连吃了三天,昨天实在扛不住了,叫了一份砂锅居的外卖,开了开胃。今天好好开灶、改善伙食。

剩下的馄饨皮做了个欧式馄饨
宫保鸡丁太好吃
是茶不是咖啡
冰糖雪梨

简单过年了?

最近闲来无事又有足够时间做吃的,清炖羊肉汤,钵钵鸡,烤麸,再偶尔来点烧烤,到了大年夜就简单拿提前炖好的羊肉包了几个水饺。

从市场买了鲜花,虽然只能开几天,味道好闻极了,放在客厅的那花香都能充斥于每一间屋子。干花枝子红色点缀,插在花瓶里也不错。去年夏天不小心在外面被晒到的文竹,通过室内几个月的时间的调理,在新年期间突然窜又出了新芽,令我喜出望外。发财树被养得太娇贵了,果断把漂亮的花盆移了去,搬出屋子随便丢在院子墙角的土堆,跟坚忍的月季一起,怕是要顺利经历整个冬天的洗礼,这场考验过去了,这娇贵的发财树能缓过来才有资格叫发财树,缓不过来,就不要了。

南方的植物明显比北方植物更适合北京的天气。太有意思了。

疫情后,终于有了足够多的闲余时间

2020-2022年的北京日常

这里出门就是故宫景山北海王府井鼓楼等等,偶尔?可以回去金融街买个冷冻牛排、新鲜黄油。

我喜欢步行穿梭在二环内,其实北京城中心,也不大。

偶然间发现的、被周围居民称作“大庙”的现代翻新展览馆是个不错的喝茶地儿,虽然不喜欢腾讯,但是偶一次碰到他们某个职工结婚选在大庙,我也是要衷心送去祝福的,北京人和山东人结合成的新家庭,爱情本身不易,还需撇开社会利益和评鉴祝福他们。(不提倡大家去庙里结婚,即便这只是个仪式,即便这里已经不在是庙宇)

有段时间最常去的就是王府井那个新建的商场咖啡馆,其实只是因为可以重温一下上学时期坐在咖啡馆门口要一杯咖啡就那样愣神看着行人匆匆走过的单纯时光。这里,看到的更多是温情、亲情和爱情,远处是一个复制重建的王府典型四合院,被和谐的纳入眼眶,安静的、独自的蹲坐在远处成为这个广场人群的背景,时光似乎告诉我们它未曾离去,只是暂停了,它一直都在我们心底。

疫情后就很少下馆子吃饭了,但好歹还是有机会的,甜品还可以。

南池子美术馆像极了我2018年设计的那个最爱的苏州园林小房子,就中间池水和绿植、石林和竹林。我感觉有一点点狮子林的影子,但确完全是另一个独立调调,喜出望外留个影。(建筑水平不差哦,只是难以普及)

东城的大杂院未改造的地方多于西城,偶然间看到破损的外墙。有时候,政府比老百姓还要迫切希望大家能有更现代、更舒适、更美好的居住环境,但要怎么做?这似乎成了东城区的棘手问题。毕竟,这里是首都的核心,曾几何时,连外国人都最热爱的中国文化的最直接展现,他们都如此热爱的中国文化元素,为什么我们这么难珍惜或保留?其他国家的居民一进家门,看到的无论欧式、美式、意式亦或是阿拉伯式,总会看到最明显的本国文化元素,但我们似乎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了。我对当地人说: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了,如果未来几年依然没有办法找到可以普及这片居民安居的中式现代装修风格,那么大概率从此不再有“私宅”一说。他们不太信。


疫情后突然很多工作都放下了,于是有心情去了很多以前没去过的地方。

2020年第一次来长沙看远亲,我是家里这一代唯一从未被带回长沙探亲的孩子。很好奇,就过去看看姑姑舅舅们。

超级爱吃湖南菜,小时候在友谊商场后面的小街道有一家做得不错的湖南菜馆,姥姥不时带我去吃,更多的还是在姥姥家,她做的那个熟悉的湖南味道。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童年,不在长沙。

(照片是摘了口罩拍摄的)

 

美国租房市场投资初调

对散户们来说,2021年下半年太难熬了。

不是说没有好的投资产品,只是在目前这种中小盘主导的环境下,那些容易被操控、波动巨大、价格跟财务数据相关不大的股票池子里,散户大概率扮演的是被割韭菜的角色。前些年一波又一波的股灾已经使散户们开始敬畏股市了,而2015年至今也不过才几年,恐怕是那股子令人毛骨悚然的悲哀感还依旧留存、难以抹去吧……

在国内,我是不提倡投资地产了,即便这个产业对于应对当前金融市场波动来说,相关性不大,是个可以考虑的宏观对冲投资标的,但中国对地产行业的整顿措施已经限制这个行业暴利发展很多年了。

从之前局限的国内市场,放眼全球,国外的地产还是有投资潜力的,或者说,对冲目前投资风险。于是看到美国出租公寓地产项目,就开始做些研究。

应对朋友们那句“还能投什么?”

日常居家餐食

元气早餐

 

早餐

牛奶+燕麦;酸奶+水果;酒糟+鸡蛋+水果;烤面包+黄油;葱油煎饼抹上甜面酱或老干妈;碱性饼干+生火腿片……

或者直接去咖啡厅要一杯咖啡和一个巧克力面包。


味蕾灵魂心旅

饮食之事,随心而行。一日三餐,皆是心情的写照。姥姥常说,我从不会亏待自己。是啊,餐桌上的每一口,都是我对生活的热爱。

姥姥,一位湘女,承载着曾氏家族的文化底蕴。她不仅将英文和学业的种子种在我的心中,更用满腔的爱滋养着我。记忆中,姥姥的厨房总是弥漫着诱人的湘菜香,红烧肉的软糯、粉蒸肉的香糯、水晶丸子的Q弹,无一不承载着我对那无忧无虑童年的美好回忆。

记得小时候,每到周末和寒暑假,我都会迫不及待地跑去姥姥家。一进门,就能闻到厨房里飘来的香气。姥姥总是笑眯眯地给我夹菜,告诉我这些菜的做法。哪怕已至耄耋之年,这位可爱的老太太依旧会在每次我回家的时候对我说一句:姥姥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这些味道,成为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如今,我回去看她的时候,总会回一句:这回,我给您做红烧肉吃!

如果姥爷是家里的支柱,那么姥姥一定是家中的灵魂。她的湘菜,是我对家的定义。每当吃到这些菜,我都能感受到姥姥的温暖和大家族的力量。


饮食阅历

昔日大学时光,餐桌总是丰盛。一道菜、一道肉、一碗汤,再佐以红酒和甜品,那时的生活,简单而美好。如今,物欲渐淡,更注重节俭,一日三餐,回归本真。并非囊中羞涩,只是心境悄然转变。


独与美食共舞

氤氲的雾气中,坐在小火锅旁,热腾腾的汤底咕嘟咕嘟地响着,暖意融融地包围着自己,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小小的锅里,食材翻滚着,发出欢快的声响。不用叽叽喳喳中争哪一味先入锅,它允许你自在而安静地品尝着每一口,享受着与美食独处的美好时光。

锅里飘出的熟悉香气,总能唤起往日那些和朋友、和家人围坐在火锅旁的温馨记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饮食历练之往事

久违的菲力牛排,那焦香的边缘,以及剧烈氧化反应下的黑棕纹理外延面,内心豆蔻色的肉质带着些许自然的血色,含入嘴中,口齿间感受的嚼劲,总能精准刺激味蕾作用于唤起昔日记忆。

此刻,不再以红酒相伴,便以荔枝、樱桃气泡水,开启简单美好的晚餐。

(不喜欢吃全熟的牛排的我,也不再吃生牛肉了)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虽然人体细胞每隔四年便会完成一次更迭,但六年来,我对西餐的习惯和偏爱却始终如一。尽管中餐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味,却始终无法代替西餐的味蕾世界。

 

饮食文化不分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不是因为本身文化的强势,而是这片土地人民对文化的包容度。

海纳百川、历久弥新。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外来文明,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养分的历史。

最强大的招数怕不过就是可以吸纳所有外来攻击力,并转化成自己爆发力的绝招了吧。


配角也可主角

茶?与咖啡☕️,同为世界饮品,相辅相成。

英国将茶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更应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