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奏
iPad mini以其大屏、性能和便携性,有望弥补手机的不足,成为更全面的移动设备。随着移动办公、在线学习等需求的增长,人们对移动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ad mini有望更好的满足这些需求。所以,“iPad mini最终会代替iPhone”的意思,是手机因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而被淘汰,只是这过程中,iPad mini会被继续保留。而iPad+Watch+AirPods是否是最优组合方案,还是未知数。
最近我重新启用我的@me.com账号了,因为现金流断了,在Discord的Apple社区里打算出手一个me账号,但被大家坚定劝阻了,还没问价格就叫我千万别卖。
最早注册的一个网名账号、一个正式场合用的账号,前者还保留在法国区,后者在我回中国后就一起转来大陆区了。me账号在Apple的特权,无非就是给高层发邮件的时候会被优先查看而已,致于网络谣传的一个账号一亿美金的奖励,我还想象不到那么遥远。身价15亿人民币又还不是穷的开车加油都要跟爸妈要钱。
这两天看着每枚btc价格突破10万的新闻,突发奇想,看看MacBook Air这台M2芯片的笔记本是否可以挖币,然后一顿折腾才发现Apple Silicon不支持Intel、也跟Nivida不再合作以来,常见的mining开源不好用了呢。下载了TensorFlow,官方也仅支持到2020年。还有一台2010年的MacBook Pro选配,不知道能跑出什么性能分呢…… 那些闲置,以及这么好的芯片性能,不充分利用总觉得很亏,希望能找到更多信息吧!
我还是更喜欢口袋里确实装着现金的感觉。
变穷了
前几天,欧元账户没钱了,定期扣款失败,于是赶紧把大陆账户仅剩的两万块换成了欧元转出去,扣掉每月保险缴纳、扣掉转账的电汇费,实际转出去的总金额少了近五千块,包含被收的、没转出成功的款项被退回的二次中转行费用… 叫苦连天的我一狠心,走了个小道。果不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毛剃没了还得羊来张。
果然,贫穷导致大家没办法兼顾“节衣缩食”和“绝对良民”。毕竟钱也是别人拿走了,于是内心上少了些许内疚。门槛和人脉最稳的“富人”渠道早就有,我却没把自己照顾到。
蜕变
“消费回归自然”
从巴黎度假回来,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断舍离”。第一次彻彻底底丢掉了喜欢乱花钱的习惯,第一次感受到“理性消费”和“习惯性消费”跟“消费陷阱”以及“消费观念”没什么关系,“乱花钱”真真就是单纯的“坏毛病”。在巴黎这一个多月,没有淘宝、阿里巴巴,没有固定有效的家庭地址用于接收包裹,楼下单元门口就是一直营业到凌晨的麦当劳,出门左拐几步是超市,右拐几步是面包店和中餐馆,对面有眼镜店、服装店甚至还有咖啡馆,街口布满各种银行,隔一条街还有市政广场的大集市。那会儿,我完全不知道网店的意义是否还存在,根本没有因为缺少了快递服务而有任何患得患失。街上的人群还是一如既往可爱,那么每天不出门买个什么东西,这一整天还有什么意义?只不过,实体店购物和网店购物不同在于我,我上街,只会去买自己清单上的那些项目,比如在超市买点蔬菜,然后在面包店拐一根法棒,边往家走,边啃法棒,哦,你们真的不知道那刚出炉的面包到底有多好吃!一个月期间,我都还没来得及去吃遍那条街呢!
回中国后,我已经不去刷淘宝了,也对其他网购平台彻底失去兴致。只有确实想要买点什么,而出门购物又不太方便的时候,把app下载下来,搜索、购买、等快递。
中国这些年电商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国家为了避免阿里巴巴的垄断行为,(也是在努力扶持实体零售的博弈失败之后,艰难维持高负债的高品质零售商京东的同时)允许拼多多等新零售电商的崛起。不能否认电商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廉价产品,但过度低质高量的市场,其准入门槛低,供应商激增且对自主研发的关注度降低,市场为消耗过度产能,加强营销力度并通过各式新型消费方式诱导刺激消费,最终,消费者反而容易过度消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法国,更注重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以及企业自己的电商网站,而非集中性的大型平台。跟上时代的脚步,也规避历史的遗憾,相信法国能够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法国制造”电商平台。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我都喜欢讲讲星巴克咖啡,这个为老百姓提供最罕见舒适就餐环境的咖啡馆,它咖啡不健康也没太好喝,但依旧可以依靠会员卡、杯子、包以及其他高溢价的商品获得稳定增长。我们为什么会去买一件商品?消费的动力是什么?如何维护健康的消费环境,跟维护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一样重要。
“舍不得”
在下定断舍离决心之前,我每天都想给家人朋友打电话唠唠叨叨自己整理东西的痛苦,其实就是不舍得。当时,我有两台iPad mini 6,那台非蜂窝版一直是家里餐桌上看视频的主力机,我实在不知道一台如此轻便好用还很保值的电子设备为什么不可以留下来,然后我说服自己:换点钱、回血,多好呢!这也是一种“断舍离”呀!
于是,我就把设备放在“海鲜市场”卖,说好了自用二手只保证原装无拆修,并且不退不换,但还是被买家以无理说辞要求平台支持、被强制退回来了。这是卖闲置以来,第一次遭遇这种不守信。这也是个好事,我把它直接专卖给官方回收店了。
在卖iMac Pro期间,我才是更煎熬,每一个回收流程都清晰可见,我都经历了思想斗争后的决定,再反悔的内心挣扎,最后,钱都打来了,我硬是给客服电话唠叨了近一个小时,为了问清楚我的电脑到底还好不好。
后来才知道,真正的“断舍离”,是“丢弃”,而不是“赠予和转让”,只有当你经历过金钱和物品的绝对损失,你才会痛彻于被市场宰割的领悟。
“断舍离”
断舍离,是一场经历痛与割舍的艰难过程。
要不是一个人搬不动那些东西,要不是经过了几次大搬家被搬家工人坐地起价、被丢半路还得自己搬,要不是因为挂二手平台出闲置遭遇违约,要不是每次搬家都要我半条命的收拾东西,要不是因为现有的物品需要更多的物品支持、越买越多越多越得买…… 忍受不了那些“战利品”不断侵蚀你的时间、你的精力、你的金钱,等等,任何一个打算做“断舍离”的人都下不了那个恨心吧。我把我收藏的几百本书和杂志撕了,把我收藏的盲盒系列丢了,把我最爱的那台石头般沉重的iMac Pro让Apple回收了,把家里几乎所有调味料、食材和大小家电丢了,把除了珍贵材质的衣服留下、其他丢了一个半的衣柜,把十几个星巴克杯子砸烂丢了,把各种零食、茶叶、兴趣爱好都砸烂丢了,把花、鱼能丢也都丢了,用了好多年的被褥和羽绒枕剪烂丢了,留下一两根必要的充电线,丢了两大盒电子配件……
我没有对自己多“恨”,如果有人理解不了,也许是你对自己太纵容。
现在,不仅不会每天无聊刷网购、想“钱要如何花”,而且每当我都决定要买了、要点“支付”的时候就会问自己:这东西买回来最终会被我丢掉吗?于是我果断把页面关掉了——这件物品,我真的会因为不喜欢而丢掉的。于是,到今天,我买的只有些许日常生活必须品、而且是短期消耗品,不要说“囤货”了,只要短期内消耗不完,我就不买或者不多买了。这带来个最大的好处:我不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做“货比三家”,因为本身就买不多,差不多的就可以了。
“真谛”
没有体会过真爱的人永远不懂得爱情的真谛,没有真正经历过“断舍离”的人永远不知道跳出消费陷阱的日子有多清爽!
拎着一个登机箱,箱子上挂着Sandro的西服套装,一个YSL手提包和装电子设备的双肩包,提前告知业主退房,回家过年了。就这样,从一大卡车的实木家具到一身轻,没有什么比物质蜕变更简单的转变了。
希望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回京时候的我依旧如此清爽!

